經濟分析|2016年你必須讀懂的八大經濟熱詞
2016-01-04 13:29:53
2015年整個經濟基本進入收官階段,這一年經濟運行出現了哪些特點?2016年值得關注的有哪些趨勢?
在中國,順應經濟調整趨勢的產業、項目要持有,這是持有新經濟。為什么說交易舊經濟呢?因為強周期的產能過剩的企業,明年會去產能,并購、整合,而且很可能宏觀經濟周期政策會加大扭轉下滑的態勢。所以明年趨勢用兩句話描述就是“持有新經濟,交易舊經濟”。
明年經濟宏觀層面將是一個趨穩的態勢,在宏觀層面沒有大的變化波動情況下,微觀出現非常劇烈的變化。全球經濟也是比較弱地復蘇,但不同國家分化非常明顯。
經濟的新常態意味著新的運行趨勢,比如說消費原來是“排浪式”的大規模消費,一個電視機機型在中國可以賣3億臺,現在則變成個性化、多樣化的消費,增長比較平穩。投資平穩,傳統產業在回落,基建在飽和,更多強調的是新產業、新常態、新業態。
如果討論房地產,人口是必須要討論的一個題目。人口老齡化在加速,房地產從整體來看,大規模賺錢的階段已經告一段落。醫療養老開始變得重要,以中老年主導的服務型消費在興起,這也是新的經濟增長趨勢。
2015年經濟運行特點
熱詞一:債務償還
2015年有幾個特點是非常明顯值得關注的。一個是當年4萬億出臺,今年是債務償還的高峰。解決方法是地方債務中央財政承擔,出臺了一些穩增長的措施,并推出了一些基礎設施的專項基金。
熱詞二:產業大分化
同時產業在大分化,第三產業對GDP的貢獻超過第二產業。 服務業在復蘇,不同產業的分化是非常顯著的。經常旅行的人能感覺到,08年危機時機場沒人,而現在看主要機場物流的數據、航空公司的統計數據仍然非?;鸨?。房地產只是沒有像前面十年那么好過,但從統計數據來看,環比仍在改善。
經濟從數據來看窄幅波動。工業的增加值非常疲弱,制造業看起來不是很好。談經濟,短期增長主要看三個:投資、消費、進出口。
具體看投資,采礦業回落最快,房地產投資則逐步回落,制造業回落更溫和一些?;A設施則在增長,政府想加力基礎設施來對沖采礦業、房地產業以及制造業回落,但加碼的力度又不足以對沖這幾個產業投資的下滑,因此加總起來固定資產投資增速在回落。
明年會怎樣?
熱詞三:增長疲軟
從房地產看,增長速度明年有可能觸底,拖累作用會減弱。制造業可能還會往下走,因為過剩產能還沒消化,因此想要對沖掉的話,基礎設施規模還得要加大。
2013年以來,房地產回落拖累整個經濟。雖然拓展到更廣泛意義上的商業、物流其他方面地產的話,增長空間還是很大的。2015年全國住宅商品房的增量趨勢開始進入下行周期,但成交量小幅回升,特別是一線城市,回升非常明顯。從二季度起,在需求的推動下,房價開始有所攀升,房價上漲以一線城市和重點的二線城市為主。
從全國的統計數據來看,成都、蘇州、重慶這幾個城市增長速度在全國比起來快很多。一線城市里面深圳漲幅是比較高的。從購房群體多樣性來看,改善性需求已經成為市場的主流需求,投資需求降得很快。
從外部環境看,增長都不強。巴黎發生的事件,大家都指責和批評恐怖主義。本來經濟比較弱,加上這個事件一出,全球對于經濟收縮政策、加息政策會更加謹慎。
同時全球經濟增長也缺少新的增長動力。前幾年還有頁巖氣、能源革命的故事可以講,現在油價低位以后,原來投資頁巖氣的公司回報可能都要打一個問號。勞動人口峰值也在到來,短期也沒有看到明顯的技術進步可以突破的方向。
在這一輪全球動蕩里面,要特別值得關注的是,新興經濟體到現在債務規模還在擴張,也就是說它經濟增長很大程度上還是靠債務繼續堆積,這對于經濟未來的穩定,是一個非常重要的隱憂。
熱詞四:“金磚故事”劃上句號
2016年的趨勢,從世行的預測,全球的分化是新興國家、新興經濟體向下,發達經濟體是弱復蘇,輕微向上。央行的流動性主導了全球的市場,靠央行印票子。
美國復蘇在進展中,去杠桿相對成功,但是它增長的主要動力,居民的消費增長很慢。歐元區復蘇有所回升,但巴黎的恐襲,也可能會改變很多此前的預測。新興市場里面,貨幣的貶值以及債務的壓縮和去杠桿,已經開啟。新興市場,目前看2016年增長比較慢,而且挑戰會比較多,“金磚故事”開始劃上句號。
熱詞五:中國經濟轉型
近期大家非常關注的“十三五”,核心就是構建產業新的體系,制造業現代服務業、戰略新興產業以及傳統產業的優化升級?,F在制造部門、工業部門通縮,消費、服務業還是在擴張的。CPI在溫和回升,所以消費類、食品類還有輕微上升。作為一個企業制造業的老板,會覺得產品在降價,這就出現了CPI和PPI趨勢性背離。
我想,這可能反應的恰恰是中國經濟目前所處的階段,經濟在轉型。價格上更加依托服務業消費類,而制造業,采礦業在收縮,所以PPI還是負的。這個趨勢會持續多長時間呢?從中國來看可能不太清楚。對比其他的經濟體,日本、韓國、中國臺灣、菲律賓,我們看到日本、韓國CPI和PPI的背離持續了15年和14年。中國呢?CPI和PPI背離才開始三年時間,所以很有可能CPI溫和上升和PPI負值還會持續一段時間。
熱詞六:僵尸企業
2016年大家關注的很多的是上游企業的過剩產能還沒消化完,這是一個繞不開的重要挑戰?,F在出現了一個新詞“僵尸企業”,是早年形容日本泡沫經濟破滅之后,借了很多錢,又產生不了收益,一直讓它在這里輸血活著的企業。
從日本教訓來看,對這部分企業進行一定清理,讓它該破產的破產,該工作的工作,是經濟到復蘇必須經過的陣痛。所以我覺得提出“僵尸企業”這個概念,意味著下一步政策的重點可能會直面處置這樣一批實體經濟中的企業。
熱詞七:供給側
此外還提了一個很重要的詞“供給側”。經濟政策無非是兩個層面,需求側、供給側。需求側就是投資新項目、新的刺激政策帶動增長上升。供給側就是處置低效率的企業,處置低效率的資產,通過鼓勵創新來帶動效率的上升。
其實我覺得這兩個很難分開,如果需求面一直很萎縮,供給側想施展也很難。但現在強調供給側,傳遞了一個非常清晰的市場信號。
回到房地產市場,總體看一線城市,特別是還在人流積極涌入的城市,房地產市場需求還是非?;钴S。問題在三線城市、四線城市,處于非常高的庫存水平。其中就有很多僵尸企業,很多債務、資產處置沒有展開。
關于國家城市化規劃,一直有兩派看法:一派認為中國有大城市病,所以要做分散,要往中小城市轉移。為什么把好大學、好醫院全部在上海?把復旦、交大學校弄到上海周邊的小城鎮不行嗎?還有一派是中心城市帶動的城市群。
我們對比世界上很多大城市,發現一個很有趣的現象。很多大城市群早期中心城市人口到六七百萬的時候,就會有有識之士站出來說,要治療大城市病,要分散,要往周邊減員,最典型的是東京。著名的“東京疏散計劃”,就是建鐵路、公路、地鐵、輕軌,方便大家住到比較遠的地區。結果,確實方便了一部分人住到郊區,但那些邊界的交通網絡吸引了更大規模的人涌入到中心城區。所以人口變成了一千萬、一千五百萬、兩千萬。最新的數字是多少?我的印象是四千萬,大東京地區。
那樣的故事可能在中國也會重演??赡苓€是以中心城市帶動城市群這個模式是中國未來城市發展比較合適的模式。所以說選項目,最核心的要素是有沒有人繼續往這個城市流入,如果有就接著做,沒有就趁早結束。
熱詞八:大資管時代
用三個國際上的大國來講個故事。第一個當然是美國,同去年的國家資產負債表做對比,美國凈負債4.5萬億美元,真是借錢不嫌多。但加總起來看,重新通過資產管理和金融體系的配置,不僅足夠覆蓋了這些負債成本,產生了巨大的就業,而且還凈賺了2288億美元。什么是金融中心?這就叫金融中心。
另一個國家是我們的鄰居日本,有3萬億美元的凈資產,凈收益1700億美元,好歹還是有收益的。
還有一個偉大的國家,凈資產是2萬多億美元。但因為從國際市場借錢的成本很高,投資主要是低收益的,集中在政府投資債權,當然也跟發展階段有關系,結果產生了負收益,負298億美元。
我國外匯儲備投資收益率實際比很多發達國家的都要高,但跟負債成本比是不夠的。下一步金融改革怎么改?
可以有很多角度討論,但從大資管角度討論,我們要通過發展資產管理行業,在資產上提高一點收益;從負債方發展多種融資渠道,降低融資成本。從趨勢來看,“藏匯于民”,總體上改善國家的資產負債表,提升金融體系的效率,我覺得是必然要面對的一個現實挑戰,但也是金融體系發展的機會和現實的需求所在。